過著閒雲野鶴生活的家庭主婦平常怎麼打發時間呢?答案就是嗑書。

阿卡我向來就有買書癮及嗑書癮。要我從圖書館借書, 對不起, 那只會打壞我閱讀的興致。第一, 圖書館頂多讓你借一個月, 時間到了就得還, 或是得登記續借, 有人想借就續借不了, 還得時時留意時間到了沒, 我幹嘛看個書還要那麼辛苦阿?第二, 除非書到第一天就去借, 否則拿到手的書一定是已經轉過好幾手了, 書頁不是被汗水或不知名的水搞得皺摺, 就是留下一塊塊大小污漬, 讓人不得不幻想這本書曾經到過哪裡, 做了什麼- 或許是馬桶水箱頂, 或許是油膩膩的餐桌上, 或許是枕頭邊... 每每想到這就讓人不自覺作嘔, 我怎還會有興致與它一頁一頁的親密接觸?

到了美國, 中文新書一書難求, 也沒有誠品書店可泡。還好二〸一世紀有網際網路這種東西, 也還好台灣有博客來這家"總是有折扣"的網路書局, 更好的是只要多付2/3的書價就可以在三天後收到滿手熱騰騰的新書(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阿!), 這麼方便快速又"一指消費直達到府"的貼心服務, 怎能教人不上癮?

於是在上週收到新書之後, 我努力嗑完了架上存貨, 趁著進入新進度之際, 上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嗑書心得。以下是我最近讀完及正在讀的書目:



*大騙局(Deception Point):這是丹布朗在"達文西密碼"之前所著的小說, 或者說在出版達文西密碼之前的一本(從文末的預告得知)。故事結構跟他一貫的做法雷同, 可故事性卻比他其他系列都弱。整篇故事繞著政府的一個騙局打轉, 大部份的篇章不是在描述場景, 就是揭露騙局的過程中好幾段牽強鋪陳的戲劇性轉折, 整個騙局其實在看到1/3時就大概可以猜到, 可作者卻硬要多繞幾圈才公佈騙局內容, 感覺有點是為了填補章節而編寫每個多餘的情節。如果喜歡丹布朗撲朔懸疑的鋪陳方式, 這本書還算會讓你欲罷不能, 可如果像我一樣對故事強度比較挑剃, 我就不會建議你花時間在這本書上。

*燦爛千陽(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這是"追風爭的孩子"作者的最新著作。故事風格跟前一部完全不一樣, 但細膩的書寫手法與深刻的內心描寫, 跟前一部一樣動人。最難能可貴的是, 作者身為一個男人竟可以把家鄉女性的心思情感表現的那麼貼切又深入人心, 就這點來講即使故事沒有灑狗血的高潮迭起, 也沒有"追風爭的孩子"那樣有個意想不到的大逆轉結局, 也還可以算是值得閱讀與收藏之作。
(老公倒是看到一半就生氣的大叫實在看不下去了, 因為作者似乎不肯放過故事裡的女人, 壞日子好不容易開始變好又把她們打入下一個地獄之中, 讓他看得咬牙切齒... 不過最後他還是有看完, 只是丟下一句評語說, 這本書真不好看...)

*歷史學家(The Historian):看到這個書名絕對不會想到它跟吸血鬼的故事有什麼連結, 可整部小說的確就是以吸血鬼為主要軸心。難得的是, 作者並未將這部書用一般驚悚恐怖小說的手法來寫, 反而以歷史研究的角度抽絲剝繭的把故事帶入到有點恐怖又不太血腥的境界。整部小說大概有60%在解釋〸五世紀的歷史、人物、事件等等, 而30%在描寫歐洲幾個國家的風景文化及民俗特色, 只有10%是小說的戲劇性情節。如同"達文西密碼"一般, 由故事中的人物帶領著讀者一路蒐集事件的拼圖片段, 像福爾摩斯探案一樣一步步按照線索指示, 找出一直藏在暗處的主人翁, 及所有角色的連結性。喜歡達文西密碼的人, 我本人會向你大力推薦這本書, 如果複雜嚴肅的歷史不會讓你睡著的話。
(本來都會習慣在睡前嗑幾個篇章, 可嗑過這本書二次之後, 就決定把它列為白天才能看的書... 因為吸血鬼的情節會讓我半夜作惡夢!)

*親愛的安德列:這是我因吸血鬼故事睡不著而改換的睡前書。龍應台因為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不認識住在德國的〸八歲兒子了, 於是用合寫專欄的方式與兒子書信往來了三年。這本書我只讀到一半, 可整個就是一個認同安德列的說法:龍應台太認真了!從信件內容可以感覺到, 龍應台在下筆的時候似乎就以寫專欄為目的, 因此極力的引經據典串聯資料, 甚至在回答兒子的問題時仍然一付學者說書的模樣。也許這就是她的風格吧, 可要我是她兒子我可能會瘋掉。倒是兒子的回應一直很直接, 也赤裸的坦承一個〸八九歲轉大人的青年對人生的種種疑惑及價值觀。在讀者的角色上我傾向於安德列的想法:"天底下所有偉大的事都被前人做過了, 我們這一代還有什麼偉大的事好做?", 而造就上一代永遠無法暸解的"活在當下"的個性與想法。這本書我會極力推薦給經過艱苦奮鬥的父母與享受成果的兒女閱讀, 也許你會發現很多原本難以理解的一些代溝觀念原來不過就是這麼回事。

磕完這幾本之後就要朝新的進度邁進。照片裡是我書架上的新進貨還有幾本未讀的舊庫存, 目前已經開始往前言挺進的是葛老的"我們的新世界", 很好奇一個長期研究世界經濟的權威大老怎麼看待這個日新月異變幻無常的新世界, 還有他將透漏一些什麼未來的訊息。

從書架上來看, 也許可以發現我對特種類型的翻譯小說比較有興趣, 像是有關中東國家的, 有關歷史的, 與真實事件或背景有關連的, 甚或是有關心理學的, 都會是我嗑的方向。唯一架上比較嚴肅的一本- "在平的世界中競爭", 因為是貿易界大龍頭- 利豐(Li & Fung)的老闆所著而勾起我的好奇心, 或許聽聽大老闆報料可以讓我在未來職涯上有個較明確的方向吧。



各位朋友有什麼好書隨時歡迎呷好倒相報(那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言情小說或羅曼史就免了吧!), 我期待有一天我在美國的中文書架可以跟老公的一樣高!

tina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