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Amazon會員,我們正式向您介紹一個全新的會員獨享潮站:MYHABIT.COM!您只要直接登入即可享有60%折扣,快速,免運費,免費退貨的會員專屬優惠!』
(此段行銷詞是由英文原文自翻自創而來)
什麼是『限時搶購站』?(--媒體用『閃購網』來稱呼)
簡單來說就像是百貨公司的花車一樣,商品大打折扣而推出時間有時效性,三天或一週之後花車撤出,或是尺寸款式售完就買不到了,或享受不到這麼便宜的折扣價。只是花車位於百貨公司內一小區,而限時搶購網路商店則以花車的特性開店,店裡每天都推出幾個特價產品,數量款式尺寸有限,於預定時間內(一般是二天)賣出,售完不再補貨,逾期就下架,晚來想買也買不到。因為一個牌子的商品款式頂多二〸種以內,商品都直接以照片在網頁呈現不像一般網路商店只有熱門商品才會有照片在首頁,因此整個網站頁面很乾淨商品也較容易吸睛。目前市面上的限時搶購站皆不開放非會員購物,因此不註冊就進入不了商品畫面。
大約在2009年秋天,阿里介紹我一個網站,說上面賣的衣物都是半價的名牌,超正!每天早上打開電腦第一件事,就是上去看看今天的男裝有什麼新鮮貨,因為晚幾個鐘頭看上眼的新貨就會被打上“SOLD OUT”字樣,向隅者只好望著照片流口水。我望了望他秀給我看的男裝,恩,是真的好看,唷,名牌ㄟ!哇,原價二百九特價一百三... 啥?一件上衣要一百三!不行,我們買不起... 於是我只是有一搭沒一搭的附和著他,沒怎麼在意,不過倒是常常聽到他在為早上看喜歡下午就沒貨的樣式興嘆。
過了幾個月,他又秀了我一款名牌包,還真是好看,我才正式接受他的邀請,在這個網站加入會員。這是我第一次跟限時搶購站打交道,而這家店叫做“GILT”。
GILT剛開站時是以銷售名牌男裝起家,後來加入了高檔女裝及配件,BCBG、Robecca Minkof、Cole Haan、Versace、及時裝雜誌或紐約時裝界的設計師品牌都可以在這裡看到,而這些名牌的價格都是售價的半價以上!就算不是名牌控,看到標示上被畫刪除線的原價及底下剩一半的賣價也會兩眼發光,心底直呼“冒洗阿冒洗阿!”,看到自己喜歡的款Sold Out時更會腎上腺充腦,怨歎自己考慮太久被別人捷足先登,立誓每天開門第一件事就上GILT,搶不到就無臉回鄉見江東父老!(殊不知即使一整晚不睡覺,新貨一上檔還是會有幾款早就被標上“SOLD OUT”,這就叫做行銷圈套阿!)
後來這個網站慢慢加進嬰幼兒服飾用品,卻在牌子跟價格上被我這精打細算又常常貨比三家的媽媽打槍,只因為有次推出的一個童鞋品牌折扣後跟市售價差不多,從此這網站就被我打入“削凱子站”。之後又更擴張商品規模到度假休閒旅遊,開始賣起旅行套裝行程跟美食/SPA券,就讓我更倒胃了。
不知從哪連進去的,某天我發現了“Zulily”這個專賣嬰幼兒服飾用品的限時搶購站。尋著Gilt模式,Zulily一開始也標榜專賣貴族富豪的高檔嬰幼兒服飾,折扣價都在原價的一半以上,牌子都是沒聽過的進口小店牌,樣式也真的是往後帶動大賣場跟進的潮型。不過幾個月後Zulily也慢慢步入Gilt的後塵,從孕婦流行服飾賣到女裝女鞋再賣到家飾品或相片產品,品牌也開始出現Melissa & Dough這個菜市場拼圖玩具牌,而折扣後的紅色數字比Amazon貴還要外加運費,這就有點啼笑皆非了。雖然如此我還是蠻喜歡Zulily的商品跟價錢,如果它一直定位在嬰幼兒或媽媽用品而朝這方向找高檔品牌的折扣,應該會比擴張成百貨公司來的好,否則它只會淪為跟Gilt或其他類似商店一樣的網站而了無新意。
HauteLook比Gilt晚兩年崛起,卻拉走了很多Gilt的客戶(包括我們家),因為商品價錢比Gilt好,可品牌較雜也不比Gilt的牌子高檔。感覺上HauteLook也想走潮牌設計師商品,可架上的東西卻不夠一致性(簡單講就是商品的挑選及陳設不比Gilt好,直接一點就是採購眼光沒Gilt的優)。我們喜歡的是它的價錢,不過它比Gilt更要往百貨公司的方向走,頁面也因為品牌及商品太多而越顯雜亂,完全失去最早限時搶購花車的本質。
Gilt早期會做的那麼成功,是因為名牌貨價格昂貴卻很少折扣促銷,而Gilt有本事拿到市價一半以上的價格,吸引了很多金字塔頂端下層的非貴族族群的認同。其實美國有很多蒐購一手名牌樣品貨(Floor Sample)或庫存貨的商店,價格都可以降到60%以上,Gilt也依循這樣的方式,在與名牌供應商採購時,將較冷門的款式或尺碼的庫存貨“Block Out”起來(限售),然後在網上用60%以上的價格拍賣這些商品,收到貨款後再跟廠商下單出貨,因此在Gilt或其他限時搶購站購物時就出現兩個擾人狀況:出貨時間都要等上二至三週,而且貨物既出概不退換。
不過這些缺點卻變成Amazon旗下的MYHABIT的主打戰術。姑且不論MYHABIT的採購眼光,至少在“(3-5天內)速達+免運費+免費退換”(Fast, Free Shipping+Free Return)的服務宗旨下,就可以拉走很多其他沒有網購開山始祖級老大哥在背後撐腰的限時搶購站客戶。MYHABIT才剛起步所以目前提供的商品款式不多,我很期待看到MYHABIT未來發展的走向及商品風格定位。
每當像這樣有新的消費形態出現,我就會引頸以待。除了讚歎這些人在轉型消費形態上有如此創新的想法及行銷手法,也很開心在瞎拼上又有更低價的管道及耳目一新的選擇。也許會有人說,這不過是舊瓶裝了新酒,可Gilt在2007年發跡時並沒有大紅大紫,反而在2010年後才展露風采,因此新酒有沒有在正確的時機開瓶,可是成功與否很重要的一個關鍵阿!
附帶補充一個小八卦,Gilt的供應商有時會將市售原價提高以滿足採購所要求的折扣成本,比方說一雙鞋估算出的零售價是$100,採購想賣$50,供應商就會告訴採購市售價是$125,如此消費者看到的折扣就會是60% off。(參考:How does Gilt's business model work?)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數字會迷幻人腦,名牌也會騙肖,買東西一定要貨比三家阿!
PS. 再說一次,這篇文無關商業利益,沒有連結可點選也不會因為你買東西我就有紅利回饋,是說擋不住腦子裡泉湧的想法而做的整理紀錄。有佛心來著的可以寄給我你的email讓我邀請你加入會員,你刷了第一筆我就會得到一點點紅利金給小阿里添行頭。不然,請慢慢享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