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過九個月神奇的生理變化及複雜的情緒起伏, 我們終於走到最後的倒數計時階段。

36週以後的胎兒就已視為成熟, 只要胎兒健康, 隨時要出生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此時的BB應該已經做好頭朝下的出生準備, 並開始分泌特殊的賀爾蒙來刺激媽咪的身體作分娩練習的動作, 包括假性陣痛。然後BB會自己決定一個時間, 讓自己出來與這個世界見面。

從34週開始小阿里就已經乖乖的把頭轉下去了, 這是媽咪每天觀察身體變化的直覺, 連當時醫生產檢摸肚子的時候也這樣推測[註一]。然後就是止不盡的頻尿, 沈重的下墜感, 骨盆周圍不時的痠痛, 及子宮頸偶爾被神經拉扯的抽痛。這些感覺比起之前的胃脹或肚皮緊繃都來的不好受, 逼的我不得不在一個月前就開始一一推辭出門玩耍的機會。(怨...)

([註一]:美國醫界不太支持超音波產檢, 因為超音波對BB的危害還沒有經過證實, 加上超音波推測出的數值或觀察只有某種程度的準確度, 也無法檢測出某些先天不良的疾病, 因此例行性的產檢只提供早、中、晚三期的超音波檢查, 主要是觀察胎兒是否成形, 有否子宮外孕或器官病變, 20週以後胎兒是否發育健全, 及生產前四週確認胎兒的姿勢。不做超音波的其他幾個月, 就以聽胎心音及測量肚圍做為觀察依據。-->阿卡之聲:反正就是讓你放牛吃草, 自求多福啦!)

前幾天36週的產檢, 代班醫生透過摸肚皮及內診的方式跟我們確認BB的頭已經降的很低, 子宮頸也已經開始開了[註二]。這讓我大大的鬆了口氣, 有種在黑暗裡熬了半世紀之久終於乍現曙光的感覺; 但另一方面對一個新手而言, 即將到來的是未知的那一刻, 沒有時間點, 沒有一致的徵兆, 沒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 也沒法預測結果。唯一能作的就是想辦法吸收大量的各方資訊, 把自己武裝起來成備戰狀態, 然後每天心神不寧的茫然等待。

連倒數計時都沒個時間點可尋。

([註二]:子宮頸會從一公分開到正式生產時的〸公分, 而這段時間可以拖上好幾週, 所以一開始開個幾公分並不代表就是要生了。)

這是我懷孕最後一個月的心情。不敢期待太多, 只能不斷的安慰自己, 身體自己會知道該怎麼做, 媽咪的直覺會知道該怎麼做, BB也會知道該怎麼把自己平安的送到爸比媽咪的懷中。時候到了, 疼我的老天爺會幫我的。



孕婦在最後一個月頭腦開始晃蕩不清, 寫個東西都要擠好久才拉的出來, 說話技巧也明顯退化, 不管中文或英文都越來越辭不達意... 唉唷... 超挫折的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namama 的頭像
    tinamama

    六月。加州。天氣晴。

    tina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