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開始了花花草草的園藝生活。
這不過是一個多月前的事,我們在難以拒絕的情況下,大老遠從洛杉磯帶回了一盆迷你玫瑰(Mini Rose,詳見"洛杉磯探親之旅")。
在此之前,我們一房一廳的小公寓裡,除了兩枚人類及偶爾入侵的蟲類之外,就沒有其他有生命的物種。雖然我和阿里分別都想養隻貓或狗,阿里也曾試圖說服我讓家裡的空魚缸復活,我則在每次煮飯時就會呼喊: "人家要種香菜青蔥及辣椒啦!!",但公寓規定不能養貓狗之類的寵物,老婆我規定不能養魚因為不想多一份餵魚清魚缸的工作,農夫市場沒賣香菜青蔥跟辣椒的苗......
於是幾個月下來,除了客廳多了一隻不會動的絨毛狗,桌上偶爾有束鮮花之外,整個家裡會呼吸的還是只有我跟阿里兩枚。
沒有生物需要照顧倒是讓這對懶人夫婦落的輕鬆,出門度假幾天只要關了燈鎖了門就可以把小公寓完全拋在腦後,平常也只要好好照顧人類需求就好了。不料小家庭裡意外的加入了這盆會呼吸、有生命的"植物類",就算它不動不叫不痛不喊的像個窗外小裝飾,但每天看那花苞從無到有,從閉闔到綻放,實在很難忽略它的存在。
從玫瑰入門後,照顧的工作很自然的,很默默的,就落在英英美代子家庭主婦我身上。這種市售的盆花總給人一個刻版印象,就是花苞開完就要準備入土為安了;或是剛買回來都很美,過兩天就會一厥不振了... 因此從第一天開始,我就戰戰兢兢的照著立牌上的指示澆水(水不可以多過滿出盆面)及除去枯枝落葉(還要小心枝上的銳利刺棘),並聽從台灣的老奶奶經驗把開過頭的花朵拔除,又翻了翻土壤讓營養份均勻分布...
原本的花苞一朵朵的陸續開放,整盆頓時成了玫瑰盆好不美麗,可維持兩週之後紅黃各色的花就一一的掉落,落到只剩下三四朵,整盆又成了綠葉盆。然後小小的新花苞再不知不覺的冒出兩三個頭,另一種的紅又慢慢綻放,我才發現原來這一小盆約四五枝主幹的玫瑰,竟然有三到四種不同的花種!
我的生活也從花盆進門的那天開始有了變化。早上吃早餐前,要先到陽台為玫瑰淋上一小杯水;窗外陽光太強時,要把花盆挪到地上陰影處;下大雨時,要找個東西遮在小花上頭免的被雨水打落了;花苞長出來了,要把花盆轉個面讓花苞能照到太陽...
慢慢的,這些迷你枝枒從均勻等高的狀態,開始不規則的往上或四周延伸;慢慢的,小小的迷你嫩葉開始從一枝枝的芽端冒出來;慢慢的,細細的主幹開始變粗,短短的刺棘開始變長;慢慢的,我的迷你小玫瑰們開始默默的成長靜靜的茁壯!

(上排- 小玫瑰剛進門的嬌豔模樣;左下- 小玫瑰長高參差不齊的模樣... 這是換盆之前,葉子已有發黃的現象;右下- 新綻放的橘紅色迷你花朵)
然後,溫暖的夏天走了,隨之瀰漫的是灣區秋季乾冷的空氣。我擔心小玫瑰們會受不了凍寒,會像陽台外的楓樹一樣,葉子逐片掉落直到光禿的冬眠狀態。果然最近這兩天,翠綠的小葉子開始變黃,就像染上漂白劑而退色一樣,一點一點的從邊緣或中間暈開,直到整個分枝都褪成了黃色,然後一個微風吹來整個分枝就應聲掉落,不費吹灰之力。
我為小玫瑰撿去落葉,摘去黃枝,但褪色卻仍然像染料一樣不斷的渲開,渲到整盆三分之一都變成了黃葉! 我緊張的上google找原因,有人說是水分太多,有人說是季節轉換,找來找去好像就沒個正確答案。老公看我急了,就提議上OSH賣場找救兵,順便為長大了的玫瑰換個大一點的花盆。
在OSH,我們買了個六吋大的紅磚土花盆,一包培植土,一個小鏟子,及一隻超可愛的蟲蟲造型水測計,從此,小玫瑰們終於不用再委身於那小小的塑膠花盆裡了,我也可以不用再用克難的塑膠刀叉來鬆土了!

(小玫瑰搬新家的新風貌!)

(左上- 上週開始盛開的小玫瑰;右上- 新買的蟲蟲水測計... 蟲蟲頭上還有小鳥喔! 可愛吧!:P 那材質是紅磚土做的,所以吸水力強且一碰水顏色會變深,利用此原理來測出土壤含水量,若是蟲蟲全身都變色就是水分過多,而小玫瑰的水量只要蟲蟲底部三分之一變色就好了... 至於蟲蟲怎麼圍著一條白色圍巾呢? 因為我拿出來時不小心把它弄斷了...
;下排- 葉子黃化的現象... 讓人想起小學自然科學裡葉綠素的實驗...)
(袋裝培植土- 裡面成分為紅木(Redwood)及樅樹(Fir)製品、泥炭沼(Peat Moss)、沙土、及珍珠岩(Perlite),袋上則標榜內含肥料(Fertilizers Added)。)
小玫瑰換新家之後感覺寬敞多了! 葉子都有伸展的空間,也不再互相糾結纏繞;紅磚盆重量夠,也不怕長大後的小玫瑰會被風吹倒;新的培植土內含肥料元素,希望可以趁機補充一點開花後流失的養分,及減緩葉子的黃化現象...
從機械性的澆水動作,到上網閱讀種植知識及上園藝賣場,我不知不覺的一頭栽進園藝世界裡,栽進這個我從來沒認真看待的領域中。以前最多只做到在布丁杯裡種綠豆,幫老奶奶澆花,及為鮮花擺飾換水剪枝而已,所以這回真正要換起土來,還會邊換邊擔心會有啥蚯蚓之類的鑽出來哩!
謝謝阿里姑姑送我們這盆迷你玫瑰,讓我有機會體會與花花草草對話的樂趣。
這不過是一個多月前的事,我們在難以拒絕的情況下,大老遠從洛杉磯帶回了一盆迷你玫瑰(Mini Rose,詳見"洛杉磯探親之旅")。
在此之前,我們一房一廳的小公寓裡,除了兩枚人類及偶爾入侵的蟲類之外,就沒有其他有生命的物種。雖然我和阿里分別都想養隻貓或狗,阿里也曾試圖說服我讓家裡的空魚缸復活,我則在每次煮飯時就會呼喊: "人家要種香菜青蔥及辣椒啦!!",但公寓規定不能養貓狗之類的寵物,老婆我規定不能養魚因為不想多一份餵魚清魚缸的工作,農夫市場沒賣香菜青蔥跟辣椒的苗......
於是幾個月下來,除了客廳多了一隻不會動的絨毛狗,桌上偶爾有束鮮花之外,整個家裡會呼吸的還是只有我跟阿里兩枚。
沒有生物需要照顧倒是讓這對懶人夫婦落的輕鬆,出門度假幾天只要關了燈鎖了門就可以把小公寓完全拋在腦後,平常也只要好好照顧人類需求就好了。不料小家庭裡意外的加入了這盆會呼吸、有生命的"植物類",就算它不動不叫不痛不喊的像個窗外小裝飾,但每天看那花苞從無到有,從閉闔到綻放,實在很難忽略它的存在。
從玫瑰入門後,照顧的工作很自然的,很默默的,就落在英英美代子家庭主婦我身上。這種市售的盆花總給人一個刻版印象,就是花苞開完就要準備入土為安了;或是剛買回來都很美,過兩天就會一厥不振了... 因此從第一天開始,我就戰戰兢兢的照著立牌上的指示澆水(水不可以多過滿出盆面)及除去枯枝落葉(還要小心枝上的銳利刺棘),並聽從台灣的老奶奶經驗把開過頭的花朵拔除,又翻了翻土壤讓營養份均勻分布...
原本的花苞一朵朵的陸續開放,整盆頓時成了玫瑰盆好不美麗,可維持兩週之後紅黃各色的花就一一的掉落,落到只剩下三四朵,整盆又成了綠葉盆。然後小小的新花苞再不知不覺的冒出兩三個頭,另一種的紅又慢慢綻放,我才發現原來這一小盆約四五枝主幹的玫瑰,竟然有三到四種不同的花種!
我的生活也從花盆進門的那天開始有了變化。早上吃早餐前,要先到陽台為玫瑰淋上一小杯水;窗外陽光太強時,要把花盆挪到地上陰影處;下大雨時,要找個東西遮在小花上頭免的被雨水打落了;花苞長出來了,要把花盆轉個面讓花苞能照到太陽...
慢慢的,這些迷你枝枒從均勻等高的狀態,開始不規則的往上或四周延伸;慢慢的,小小的迷你嫩葉開始從一枝枝的芽端冒出來;慢慢的,細細的主幹開始變粗,短短的刺棘開始變長;慢慢的,我的迷你小玫瑰們開始默默的成長靜靜的茁壯!

(上排- 小玫瑰剛進門的嬌豔模樣;左下- 小玫瑰長高參差不齊的模樣... 這是換盆之前,葉子已有發黃的現象;右下- 新綻放的橘紅色迷你花朵)
然後,溫暖的夏天走了,隨之瀰漫的是灣區秋季乾冷的空氣。我擔心小玫瑰們會受不了凍寒,會像陽台外的楓樹一樣,葉子逐片掉落直到光禿的冬眠狀態。果然最近這兩天,翠綠的小葉子開始變黃,就像染上漂白劑而退色一樣,一點一點的從邊緣或中間暈開,直到整個分枝都褪成了黃色,然後一個微風吹來整個分枝就應聲掉落,不費吹灰之力。
我為小玫瑰撿去落葉,摘去黃枝,但褪色卻仍然像染料一樣不斷的渲開,渲到整盆三分之一都變成了黃葉! 我緊張的上google找原因,有人說是水分太多,有人說是季節轉換,找來找去好像就沒個正確答案。老公看我急了,就提議上OSH賣場找救兵,順便為長大了的玫瑰換個大一點的花盆。
在OSH,我們買了個六吋大的紅磚土花盆,一包培植土,一個小鏟子,及一隻超可愛的蟲蟲造型水測計,從此,小玫瑰們終於不用再委身於那小小的塑膠花盆裡了,我也可以不用再用克難的塑膠刀叉來鬆土了!


(小玫瑰搬新家的新風貌!)

(左上- 上週開始盛開的小玫瑰;右上- 新買的蟲蟲水測計... 蟲蟲頭上還有小鳥喔! 可愛吧!:P 那材質是紅磚土做的,所以吸水力強且一碰水顏色會變深,利用此原理來測出土壤含水量,若是蟲蟲全身都變色就是水分過多,而小玫瑰的水量只要蟲蟲底部三分之一變色就好了... 至於蟲蟲怎麼圍著一條白色圍巾呢? 因為我拿出來時不小心把它弄斷了...



(袋裝培植土- 裡面成分為紅木(Redwood)及樅樹(Fir)製品、泥炭沼(Peat Moss)、沙土、及珍珠岩(Perlite),袋上則標榜內含肥料(Fertilizers Added)。)
小玫瑰換新家之後感覺寬敞多了! 葉子都有伸展的空間,也不再互相糾結纏繞;紅磚盆重量夠,也不怕長大後的小玫瑰會被風吹倒;新的培植土內含肥料元素,希望可以趁機補充一點開花後流失的養分,及減緩葉子的黃化現象...
從機械性的澆水動作,到上網閱讀種植知識及上園藝賣場,我不知不覺的一頭栽進園藝世界裡,栽進這個我從來沒認真看待的領域中。以前最多只做到在布丁杯裡種綠豆,幫老奶奶澆花,及為鮮花擺飾換水剪枝而已,所以這回真正要換起土來,還會邊換邊擔心會有啥蚯蚓之類的鑽出來哩!
謝謝阿里姑姑送我們這盆迷你玫瑰,讓我有機會體會與花花草草對話的樂趣。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