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舊金山時間〸月三〸日晚上八點零四分,北加發生5.6級的中度有感地震。

據報導,地震震央位於聖荷西東北方的Alumn Rock附近,深度約九公里,震動時間長達30秒,是灣區自1989年10月17日那次6.9級大地震以來最強的一次。詳細新聞內容請看這裡這裡

地震當時我跟老公正懶在沙發上看電視,突然間整個屋子開始上下左右震動,幅度也越來越大,嚇的我們從沙發上跳起來,持續〸幾秒之後兩人眼看苗頭不對,於是互問對方要不要往外跑,就在問完且慢慢移至門口的同時,地震停了...

隔天一早看新聞,才發現5.6級僅算是中度地震,且除了某些地方電信收訊中斷之外,至今仍無嚴重災情傳出。倒是聖荷西地區有些店家貨架上的物品倒的倒灑的灑,應該算是最慘重的受災戶吧!

這是我在美國的第一個地震,之前雖然不斷的在網路上看到有關舊金山大地震的傳言,但因為從未遇過所以也就不以為意,可很多老移民對這傳言可是深信不疑且戰戰兢兢的"挫勒蛋"(台語)。這次見識到美國的地震,才發現也許真的要好好的準備挫勒蛋...

撇開昨天上下抖動的恐怖震法不說,美國一般兩層樓以下的房子通常地基不會打很深,像我們家的連棟公寓更是每間木造房子"層層相連到天邊",照理說木造結構容易隨著地震的幅度擺動,反而比磚造或水泥房子還來的耐震,但若是沒有穩固的地基,加上連棟的結構互相牽動的影響,我懷疑大地震一來恐怕會比台北的鋼骨大樓還脆弱。

地震過後我與台北的朋友及老媽現場連線,電腦這一端的我仍驚魂未定,那一端卻傳來"哦,對喔,舊金山也會地震"及"5.6級不算什麼啦!人家921還七級勒!"的回應,讓我頓時啞口無言。是阿,我們的家鄉台灣可是什麼都有,而且發生的頻率已經頻繁到會讓人麻木,台灣人也練就了"來一個檔一個,來二個檔一雙"的境界了,那麼身在久久才震一次或淹一次的北美大陸的我,又有什麼好怕的?

每到這時候,就會讓我想到以前聽過的"蜜蜂的故事"。話說新加坡總理有一次來台灣訪問時發現,台灣的蜂蜜不但產量佳品質好,而且一年四季皆可生產,反觀新加坡四季皆夏,一年到頭都有花朵綻放,蜂蜜卻比台灣產的少且品質差。為了探討根本原因,新加坡總理於是從台灣帶了一批蜜蜂回去做研究。結果台灣蜜蜂一到新加坡,原本還很辛勤的採蜜,第一年的收成也如預期的好,但第二年之後產量卻開始下降,最後竟與新加坡蜜蜂的產量無異了。

原來,台灣蜜蜂在台灣因為飽受四季變遷的影響及天災的威脅,已經學會把握時機生產多餘的存貨來度過危機時刻,一旦天災來臨,牠們的生命力也比一般蜜蜂旺盛。但是一移民到新加坡之後,慢慢發現原來這裡一年四季都有蜜可採,也沒有突來的天災,牠們不再需要努力工作準備存糧,也不必趕在春天採蜜造蜜了,於是台灣蜜蜂變成了新加坡蜜蜂,從此失去了台灣蜜蜂的特性。

姑且不論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故事的重點其實有點"時勢造英雄",及"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意味。也因此我開始崇拜自己的家鄉,開始覺得跟世界上其他人比起來,台灣人真的值得敬佩。過多的天災人禍不會把台灣變成一個恐怖的地方,只會讓生存在那的人焠鍊的更為堅強,更為勇敢,更加懂得應變,生命力更加旺盛。

說真的,在地震的當頭,我還真有種回到家的感覺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namama 的頭像
    tinamama

    六月。加州。天氣晴。

    tina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